教务处2005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0-03-03 浏览次数: 104

匆匆一年又将过去,2005年是教务处全体职工在校党委、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总结2004年教育部对我校本科和七年制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根据学校总体工作安排,结合处室工作性质,真抓实干、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始终坚持“巩固、深化、发展、提高”八字方针,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宗旨,以规范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为准则,在制度保障、教学改革与建设、质量监控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尝试,做了大量系统而细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开拓了工作新局面。

一、积极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筑牢全处职工思想阵线

按照省教育厅、校党委的统一安排和部署,组织全处党员干部积极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鼓励非党员干部自觉参与学习。认真学习了各种重要文件与文章,聆听了省教育厅、校党委有关领导的重要讲话,参加了各种形式的学习、讨论和参访活动,使全处职工在思想上受到了深刻教育,大家普遍感到思想意识得到升华、党性意识得到增强。

通过学习,全处同志深刻领会到开展此次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准确把握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和崇高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本领为核心,以保质保量地完成处室各项业务工作为目标,把先进性教育落到实处。全处职工结合本质工作,认真领会,深入剖析,在思想上达成了共识,即:对于在教务处教学管理岗位上工作的人员来说,保持先进性就是要在日常教学管理、教学建设工作中踏踏实实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处室职工注入了新鲜血液、开启了动力源泉,全处职工以空前的工作热情和极大的工作职任心投入到自已的工作之中。

二、开拓教学管理新局面,树立教务管理新形象

(一)进一步加强教学建设,为提高教学质量而努力

1.坚持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三位一体、紧密结合,努力争取获得标志性成果。经过精心建设和充分准备,学校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以优异成绩通过了省教育厅的检查验收,并受到了专家组的好价。同时,将精品课程建设作为本年度工作重点,组织全校攻关,聘请专家现场指导,使我校在今年的国家级精品课程评选中实现了零的突破,《医学机能实验学》和《卫生毒理学》两门课程均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成为学校教学建设的标志性成果。

2.教材建设更上一层楼。

1)我校主编的用于非临床医学专业的综合课程教学改革教材《人体结构学》、《人体机能学》、《生物医学导论》、《人类疾病的病原病理学基础》、《临床医学基础》、《人类疾病学概论》一套6本,以及《临床病例诊疗剖析》内科学分册、外科学分册、儿科学分册、妇产科学分册及皮肤性病与眼耳鼻咽喉科学分册一套5本均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2)我校主编的教材获得了一系列大奖:在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首届全国高等学校医药优秀教材评选中,我校2部教材分获一、二等奖;在江苏省首届精品教材评选中,我校3部教材被评为省级精品教材,另3部被评为省级精品教材建设点;在中华医学会全国电子教材评奖中,我校选送的5部电子教材全部获奖,其中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我校选送的“医学机能学模拟实验室”获2005年江苏省高校“方正奥思杯”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一等奖。

3)通过人民卫生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及科学出版社向教育部推荐申报 “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13部。

4)进一步规范了教材的选用和采购程序。教材征订首次采用了招投标方式,增加了其过程的透明度。

3.坚持狠抓实践教学改革与建设,继续抓好临床教学基地建设。

1)我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以优异成绩通过专家评审验收,成为我省首批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此基础上我校又获临床医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另外,还积极配合新校区建管会和校资产管理处,及时完成了江宁新校区康达楼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保证了实验课的正常开出。

2继续深入贯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办学理念,为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发展潜质,大力加强临床教学基地建设。无锡精神卫生中心和苏州市立医院挂牌成为我校附属医院;并完成了对杭州市人民医院的附属医院建设评审工作,将在开春后签署协议并挂牌,成为我校新的综合性三级甲等附属医院。争取北京协和医院成为我校实习医院,选派本科生首次进入协和医院实习。

3)不断探索临床实习考核方法改革,首次采用了全仿真多站式、结构式毕业生临床技能考核方法,并增加了“医患沟通技能”的考核;在实习中期教学检查中首次运用标准化病人检验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均取得良好效果。

4.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参比兄弟院校方案,开展了新一轮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的调整与修订,其中部分新专业和小专业的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已完成案头调整工作,将提交校教学委员会审议,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的调整与修订正在研讨中。

(二)加强内部制度建设,增加工作透明度

一个好的、高效的机构,必将有一套好的制度保障。为了提高教务处工作效率,增加处室工作透明度,我们采用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

1.为提高全处干部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以“保先”教育为契机,制定制度,采取措施,努力把教务处建设成学习型处室。一是定期开展业务知识讲座。鼓励处室工作人员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多学习、多思考、多总结,主动走上讲台就自己的业务专长开设专题讲座,与全处干部共同探讨教学管理新理念、新方法。二是给处室干部压担子、提要求,要求每位干部在忙于日常事务性工作的同时,要有学习意识,并制定学习计划,每年至少公开发表论文一篇。

2.以《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为蓝本,结合本处工作需要,遵循学校有关规定,起草并印发了《南京医科大学教务处公文处理办法》,对处室公文办理从规则到格式、管理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很好地规范了处室公文的办理程序和行文规范。

3.把增强工作透明度作为教务处“保先”教育整改措施的一条,草拟了《教务处服务指南》,细化到从处长到一般工作人员每一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岗位责任人、工作地点、联系方式等各个方面,在教务处网页上公布,并准备制成手册发到学生、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手中,以便于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地开展,并很好地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

4.建立了2周一次的教学工作例会制度,及时协调、解决教学过程中各环节出现的问题,保证了新老校区日常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宣传,不懈地为提升学校形象、扩大学校影响而努力

200412月我校在教育部本科和七年制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大批兄弟院校纷纷前来我校学习交流。我们承担起主要的接待交流任务,积极宣传我校的成就,推广我校的成功经验。一年来,先后有协和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广西医科大学、广东医学院、广州医学院、贵阳医学院等近30所高校前来交流学习。我们热情接待,虚心向兄弟院校学习,同时也诚恳地介绍了我校的建设发展情况,为提升学校的形象、扩大学校的影响作出了贡献。

受人民卫生出版社委托,由我处承办的江苏省医药卫生出版工作会议,有55家单位的140余名代表参会,极大地扩大了学校对外影响,提升学校知名度,也为锻练我处工作人员,提高其工作协调能力,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机会。

三、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有序开展教学质量监控

1.在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论证中,我校有5项课题获得立项资助,其中包括2项重点项目。

2.在江苏省第七届高等学校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中,我校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

3.在江苏省高等教育管理研究论文评奖中,我校获教学管理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

4.参与了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北方医学教育发展中心”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立项的“全球医学教育基本标准”课题的研究工作。

5.继续开展教学质量网上测评工作,组织专家在新老校区开展主要对测评成绩偏低及中青年教师听课、反馈及各类专项教学研讨、教学评审等教学督导工作,有效加强监控力度,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6.编发《医学教育改革信息》期

四、积极筹备学校教学工作会议,为开创全校教学工作新局而努力

1.广泛开展调研,组团赴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学习交流,学习其先进办学理念与成功办学经验。

2.参与制定了“南京医科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和2020年发展展望”这一重要文件中的教育教学改革建设规划部分。

3.制定了“南京医科大学教学工作会议筹备方案”,并完成了《南京医科大学教学管理条例》、《南京医科大学教学质量评估与监督管理办法》、《南京医科大学专业建设指南》、《南京医科大学精品课程与精品教材建设指南》、《南京医科大学优秀教学基地建设与发展指导意见》、《南京医科大学实验室及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指南》及《南京医科大学教育教学研究指南》等大会文件草案的起草工作。

五、存在的问题与采取的对策

教务处的教学管理工作还不够到位。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张,在校生总数急剧膨胀,新专业日益增多,对此,没能及时地、很好地加以消化,教学资源与培养方案、管理对策均准备不足,造成师资紧张、教学计划与实验室建设滞后,教学组织与管理实施存在一定程度的错漏。教务处工作人员的教育管理还不够到位,其服务意识和服务本领还不够强,不能适应学校教学建设发展的要求。对此,已经制定了一些整改措施,采取切实行动予以纠正。比如,加强对教务处管理干部的思想教育,在加强作风建设、业务学习的同时,进一步细化管理职责、制度和程序,进一步严格工作业绩考评和相应的奖惩措施。

    2005年是改革的一年,也是创新的一年,教务处全体职工通过辛勤劳动,为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奉献了一份微薄的力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仍将以饱满的热情,在校党委的领导下,脚踏实地,为学校明天的辉煌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