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2006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0-03-03 浏览次数: 332

2006年,在校党委、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校各相关部门及二级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在各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实习站点的积极配合下,教务处全年工作得以较圆满的完成。一年来,全处干部职工在深刻领会教务处工作任务多而杂,具有头绪多、事情细、责任重等特点的基础上,树立2006年是全校“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的大局意识,坚持以学生、教师为本的原则,高效率、严要求、讲质量地完成了一年的工作。为了总结工作中的得与失、进一步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改革工作思路、不断提高工作效率,现将教务处一年工作总结并汇报如下。

一、积极筹备,成功举行2006年全校教育教学工作会议

经过10个月的精心筹备,62举行了2006年全校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省教育厅殷翔文副厅长到会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我校的发展,并为今后的发展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性意见。学校领导、中层干部、科以上干部、各学院系主任和教研室主任等教学骨干、各附属医院分管教学院长和科教科教学管理干部及教师代表、学生代表、校本部当天没有教学任务的教师共300多人参加了大会。第一临床医学院的两位中青年教师在会上做了多媒体双语教学演示,第三临床医学院的青年教师演示了病例讨论式教学,基础医学院介绍了实行实验教学改革、开展综合性实验、自主设计实验的经验。学生代表也在大会上发言,吐露心声,表达了大学生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会议还对我校近年来荣获国家级、省级、校级教学及科研有关奖项的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

大会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制作了会议文件汇编,即《南京医科大学“十一五”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指南》,其中包括专业建设、课程与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实验室建设、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教学基地建设、人文素质教育和医学教育国际化建设等八个方面建设的意见、建议与指南,全面指导我校“十一五”期间的教学工作。这次会议为我校“十一五”期间的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不懈努力,始终坚持精品工程战略

始终坚持精品建设工程是学校各项工作精髓的凝炼,是对以往工作经验的高度概括与延伸,是引领学校教学与科研工作朝着更高水平和更新境界迈进的方向。2006年,继续积极组织参加国家、省、学校各项精品项目的申报评审工作,为贯彻落实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不断提高学校办学品质而不懈努力。

1.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教学名师双双实现零的突破。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作是教育部为提高我国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内涵建设水平而实施的重大项目工程之一。我校抓住机遇,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认真总结10年来基础实验教学管理体制、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及方法改革的得失,从提高学生实际能力和教学质量出发,积极开展了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国家示范中心建设工作。经过几轮艰苦角逐,我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最终从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推荐的106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脱颖而出,一举获胜,使我校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现了零的突破。

2006年即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学名师奖的评审中,我校经过精心准备,推荐王心如教授参加评选,并喜获佳绩,为学校赢得荣誉,再次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实现国家级教学名师奖零的突破。

2.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再创佳绩。在2006年我省品牌、特色专业评审中,我校申报的“护理学”和“医学影像学”通过专家评审,被评为新的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3.教材建设成绩辉煌。今年是我校教材建设的丰收年。上半年,学校有11位教授、副教授入选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主编,其中包括殷凯生主编的《内科学》(双语教材)、励建安主编的《康复医学》、童明庆主编的《临床检验病原生物学》、王心如主编的《毒理学基础》(第五版)、沈洪兵主编的《流行病学》(双语教材)、喻荣彬主编的《医学研究的数据管理与分析》、陈峰与南通大学联合主编的《医学统计学》、王锦帆主编的《医患沟通学》(第2版)、高兴亚主编的《机能实验学》(第2版)、祁嘉义主编的《基础化学》(第2版)、崔焱主编的《儿科护理学》,11部教材分别由人民卫生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和科学出版社出版。我校主编教材大面积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标志着我校教材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4.精品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在2006年省级精品课程评选中,我校申报的11门课程中有4门入选。其中,基础医学院的“人体结构学”被评为一类省级精品课程,公共卫生学院的“医学统计学”、口腔医学院的“口腔正畸学”和第一临床医学院的“康复医学”被评为二类省级精品课程。

为能建设出更多高质量的精品项目,为不断冲击省级、国家级精品项目评选储备力量,我们坚持精品工程的基础建设长抓不懈,经校教学委员会评审通过,今年确立了8门课程作为省精品课程建设点,为建成省精品课程做好扎实的准备工作。同时,我校成人教育精品项目建设有了新动向。今年全省启动了成人教育品牌专业及精品课程申报评审工作,我校抓住这一促进全校各类教学工作协调发展的大好时机,共组织成人教育2个专业和3门课程参加评审,为我校构建和谐校园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三、真抓实干,保证教学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

(一)改选校教学委员会,修订校教学委员会章程

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顺应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推进民主治校、严谨治学,充分发挥师生员工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使我校教学管理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结合学校人事调整和工作规程,今年上半年对校教学委员会成员进行了改选。新的教学委员会由专业指导组、教学管理组、教材建设组、教学基地组四个分组组成,另外还设有学生及学生家长委员若干名,充分体现了全面、公开的原则,确保了委员会工作涉及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同时,为规范教学委员会的工作程序,充分发挥委员会的教学管理功能,使委员会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今年还对《南京医科大学教学委员会章程》进行了修订,对委员会成员选拔与任用、机制构建、工作职责及程序等内容作了论证与修改,使新的章程更加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真正成为教学委员会的行动章程与行为准则。

(二)制定制(修)订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的实施意见

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和实施教学管理的基本依据。根据教育部和江苏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办学现状与教学需求,制定了我校制(修)订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经校教学委员会审议通过,下发了《关于印发<南京医科大学关于制(修)订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并于今年下半年即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开始新一轮教学计划的调整。《实施意见》明确了制(修)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对学时安排和时间分配作了科学论证,明确了学校教务管理部门和各学院的职责与义务,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际指导价值,进一步规范了学校的办学行为、提高了办学效率。经过近半年与相关专业的教师和教学管理干部共同探讨和反复论证,截止目前,已经完成全部专业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的修订,在进一步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力争07年初提交校教学委员会,并争取于2007/2008学年正式投入使用。

(三)为毕业生开通更多的重修、补考渠道,学位授予率突破90%

今年全校本科毕业生共计1334人,其中,校本部885人,康达学院449人。目前,由于学生就业与学位授予关系非常密切,许多用人单位要求毕业证、学位证两证齐全才同意签定聘用合同,给学校的学位授予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我校为确保教育教学质量,与全省及全国高等教育保持相对平衡的水平,一直以来将国家英语四级和省计算机一级考试与学位授予挂钩,这是我校不能授予学位少数学生的主要症结。今年,经校学位委员会表决同意,学校开始组织校内学位英语(相当于国家英语四级)和学位计算机(相当于省一级)考试,使相当一部分同学获得了被授予学位的机会。全校今年的学位授予率达到90.7%,是历年来最高的。其中,康达学院的学位授予率也达到了84.4%

(四)从小事着手,切实抓好日常教学管理与运行

1.建立并认真执行两周召开一次教学例会的制度。会议由主管教学副校长王心如主持,我处主办,各二级学院主管教学副院长及其他相关部门教学管理、学生工作管理人员参加,会议宗旨是及时发现并解决各种教学及管理中已经或可能存在的问题,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项事宜,做到教学管理高效有序,确保全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实践证明教学例会制度已经取得了切实有效的成效,得到了学校各有关学院及部门的认可和大力支持。

2.注重临床教学管理的建设与培养。为不断提高附属医院教学管理人员的教学管理水平与质量,今年4月组织了以加强教学管理、统一管理思想、开拓管理思路、规范管理行为主题的附属医院教学管理人员培训班,共有18家附属医院的35名教学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通过培训传达了学校的管理理念、办学思路及教学目标与宗旨,统一了临床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思想,规范了管理方法,提高了管理效率,受到了广大临床教学管理人员的认可与支持。

3.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学习视野。一年来,继续坚持专业培养特色突出、综合知识能力培养兼收并蓄的办学宗旨,结合学校学生特点及师资状况,科学组织开设选修课、举行名家讲坛,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开拓学生知识视野,为我校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医学专门人才打下了扎实基础。

4.继续开展中期教学检查,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采取学校统一组织查检和各教学单位自查自评相结合的方式,以教学秩序、教学文档、教学质量为主要查检内容,并将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情况作为重点进行了检查。通过中期教学查检,对全校教学运行状况进行了总体摸底,起到了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交流学习、整体促进的良好教学与管理效果。

(五)以学生为本,在本科生中普遍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

按照国家和省政府语言工作方面的有关文件规定,高校教师普通话水平要求达到二级乙等水平,医院的医护人员作为服务性窗口从业人员普通话水平要求达到三级甲等水平。为确保测试质量和不断扩大测试范围,今年继续充实普通话测试员队伍,目前校内已有省级测试员7名。今年全年共完成1054名师生的培训与测试工作。其中,61%的教师达到二级乙等水平,符合了教师资格认证的要求;参试的学生98%达到三级甲等水平,符合了非师范类专业学生普通话水平等级要求。

(六)探索新的教学管理方法

1.组建学生信息员队伍。由于学生是教学工作的直接承载者与体验者,为了解广大学生对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情况的意见与建议,积极开展有效的教学互动,充分体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这一宗旨,今年组织成立了校学生信息员队伍。通过半年的工作,学生信息员在全校学生中广泛采集信息,反馈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与建议,发挥了很好的教与学的枢纽作用。

2.建立高等医学教育网上资源库。为充分发挥现代信息化技术方便、快捷的功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今年组织建立了高等医学教育网上资源库,主要收集了国内外医学研究与医学教育的前沿信息,为全校师生查阅医学信息与资料、掌握最新医学教育与研究动态提供了方便。

3.完善教学质量网上评价系统,不断提高测评效率

为方便学生参加教学质量网上测评,提高网上测评的质量与效率,除改革测评方式外,还对网上测评系统进行了维护和更新,如增加了建立多班级小组的功能,让附属医院临床教学测评准备工作能顺利完成;增加了英文评价界面,让国际教育学院的学生能参与测评;更换了数据库服务器硬盘,使网络测评程序运行更加稳定等。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即2006年上半年共有5412名学生上网填写了80948张教学质量评价表,75位专家填写了96张专家测评表,秘书代评1436张 。2006/2007第一学期即2006年下半年继续组织开展了教学质量网上测评工作。

四、加强教学基地建设,开拓临床实践教学新局面

(一)加快教学基地建设,规范教学基地管理

1.加快教学基地建设。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是浙江省的一所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原为浙江医科大学的教学医院,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较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通过2年多的协商和共建,今年3月双方经各自主管部门即江苏省教育厅和浙江省卫生厅批准,签署了合作建设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杭州医院的协议,并举行了挂牌仪式,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正式成为我校第一所跨省建立的非直属附属医院,定名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杭州医院。今年6月我校第一批临床医学本科生已进驻附属杭州医院。

今年,我校还将无锡崇安医院、通州市人民医院建设成我校的教学医院,青岛市立医院接受我校临床医学和护理英语专业学生的实习。同时,我校还组织专家对苏州市广济医院、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安徽铜陵市人民医院进行了实地考查,提出指导性建设意见和建议,为将这三家医院建成我校附属医院做好先期准备工作。

2.规范教学基地管理。为规范我校教学基地的建设与管理,不断提高教学基地的教学意识与教学质量,今年分期分批组织专家对我校附属杭州医院、苏州医院、儿童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及无锡一院、二院进行了临床教学规范的培训与演示。这些培训为教学基地教学工作的规范管理起到了传经送宝的作用,对提高我校附属医院教学管理干部和教师的素质和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开拓临床实践教学新局面,探索临床技能考核新方法

1.培训标准化病人,深化临床实践技能训练改革。今年3月上旬,我校面向社会首次招聘标准化病人。这在我省是首例,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和热烈反响。

我校对初步审查合格的应聘者开展了培训,学习基本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和临床知识,并请来协和医科大学的SP培训专家和标准化病人给应聘者授课,还组织SP应聘者到临床见习。经过近3个月的培训,从最初报名的200多人中最终有34人各项考试合格,获得聘任。在今年的上半年的毕业技能考核及下半年的实习中期检查中全面使用了这批标准化病人,收到预期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考核教师以及各教学单位的一致好评。

2.修订实习换点计划,强化临床基本技能训练。从今年开始,一改以往学生由学校集中中转的做法,采取以无锡为中心,向各实习点分散的方式,使2006年度1986名学生、78所实习医院、跨越浙江、上海、安徽、江苏、山东5个省的实习布点工作在短短5天的时间内井然有序地顺利完成,方便了学生、节约了成本;同时,对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专业的四年级末期学生,由学校统一安排了实习前基本技能强化训练,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临床实习的需要。

32006年度临床医学专业实习中期教学检查顺利完成。根据教学安排,2006121022日,教务处组织了本年度临床医学专业实习中期教学检查。本次检查由校领导带队,分成三组,对目前承担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实习教学的山东、安徽、浙江、上海、江苏等省市的32家医院进行了相关检查。本次检查除校领导、临床教学督导专家、标准化病人和教务处、学工处管理干部外,有关二级学院的负责人也参加了检查。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技能操作、体格检查、模拟诊疗、师生座谈会、实习课程教学文档等。检查中,应用了我校自己培训的标准化病人,由于标准化病人培训有素、专业素质较高、配合到位,使这种实景模拟仿真考核形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到了各相关医院的好评和重视。

4.组建附属医院教学质量评估站。为完善我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高临床理论、见习、实习教学质量,更好地促进附属医院与学校之间交流,今年,研究制定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教学质量评估站工作条例(试行)》,根据《条例》的有关要求和规定,通过严格筛选,组建了附属医院教学质量评估站。附属医院教学质量评估站的建立进一步完善了我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第一次把附属医院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情况纳入我校教学质量评估整体框架之中,使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更加完备,使附属医院的教学质量更有保障。

(三)组织召开2006年临床教学工作会议

今年10月,在校领导的关心下,在各附属医院和其他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经过充分准备,成功召开了“南京医科大学2006年临床教育教学工作会议”,有来自61家单位的196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对近几年来我校临床教学工作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回顾,分析了省内、国内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动向,对今后我校临床教育教学工作提出改革发展的新方向,制定了新思路、明确了新要求。会议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五、深入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提升教学科研水平

(一)各项课题研究工作有序开展

在及时完成江苏省规划办“十五”课题《社会需求与医学人才培养》、学校 “十五”课题《高等医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和全校22项“十五”教育研究课题的结题验收工作的基地上,积极组织开展了06年各项课题的开题与申报工作。其中,申报江苏省规划办“十一五”课题21项,立项5项;申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课题21项,各立项311项;组织全校及附属医院申报校内“十一五”课题50项,经过评审,立项35项(其中自筹经费13项),并组织开题;完成与中国医科大学协作课题“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调查与研究”的申报与开题工作;完成教育部、省教育厅组织的关于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情况调查、《学科专业设置改革第二轮问卷(本科)》调查以及江苏省本科院校实验教学状况调研等3项专题调研工作。

(二)组织召开江苏省高等学校医药教育研究会学术年会

2006127-8日,我校隆重组织召开了2006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医药教育研究会学术年会,有来自江苏省10多所医药高等院校的5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学会理事长陈琪校长和副理事长王心如副校长分别主持了会议。省教育厅高教处经贵宝副处长在会上介绍了“十一五”江苏省高等教育发展思路及2007年将要开展的各项工作;来自台湾中山医学大学医学人文暨社会学院戴正德院长就医学人文精神作了精彩报告;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鲁映青院长报告了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理念及实践举措,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另外,来自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苏州职业卫生技术学院以及我校的专家代表分别就不同的医药高等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作了专题报告。会议采取报告、交流穿插进行的灵活方式,使与会代表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就医药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达成了多项共识,为不断提升我校高等医学教育的教学与科研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加强对外交流,提高学校社会影响力

(一)我校协办首届全国高校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与实验实践教学改革交流研讨会

我校协助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举办了“首届全国高校医(药)学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与实验实践教学改革交流研讨会”。会议于52729日在南京举行。29日与会代表100多人对我校新老校区进行了参观考察。在江宁校区代表们参观了基础医学院虚拟机能实验室、形态学数码互动实验室、解剖实验室和伦理教育馆、基础外科学实验室、学生宿舍等。江宁新校区管委会作了精心安排,热情接待,全面展示了我校在新校区建设、实验室管理与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成绩。在五台校区代表们参观了生殖医学重点实验室、“三药”中心、口腔仿真头模实验室和护理实验室,部分代表还饶有兴趣地参观了校史陈列馆。会议代表对我校的热情接待、精心安排,对我校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赞赏。

(二)接待兄弟院校参观考察,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

04年我校迎接教育部本科和七年制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双优”以来,全国各地兄弟院校纷纷来我校交流考察。今年又有南方医科大学、新疆医科大学(2次)、广西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广州医学院等学校前来参观考察,我处承担了主要的接待任务。通过与兄弟院校的交流学习,不仅大大提升了我校的知名度,同时对加强与兄弟院校的学术交流、提高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也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

七、积极参与,共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我校与河海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及南京师范大学四校联合申报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今年4月经教育部公布批准。我省原只有2所院校即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现在我校四校联合申报成功,成为江苏省第3所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建设为我校医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通、为医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础的拓宽、为不断提高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创造了有力优势。

2006年,我处各项工作完成是及时的,全处同志的工作意识是到位的。但是,工作中难免会有一些不到之处,还请学校各相关单位多提宝贵意见。2007年,教务处全体干部职工仍将在校党委、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扎实工作,锐意进取,不断开拓工作新局面,力争取得工作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