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下半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 2010-03-03 浏览次数: 259

教务处200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在祖国迎来建国60周年华诞之际,我们为祖国生日奉献的最好礼物,是在校党政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始终将教学工作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确保各项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高效、有序运行。2009年上半年的工作,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推动和启发下,有了新的思路,采取了新的举措,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切实提高教学运行效率

(一)七年制教学管理稳步推进

12009年硕转博工作圆满完成。根据南京医科大学关于在七年制学生中选拔培养科研型硕博连读博士研究生的暂行规定》的精神,年初2004级七年制学生中进行了选拔科学学位硕博连读博士研究生的工作,经过学生申请、学院推荐、学校学位委员会评定,共有7位同学入选。另有12003级同学被保送至协和医科大学硕博连读。

22004级及2009届七年制学生管理工作有序开展。(1)二级学科轮转。上半年,2004297人结束了本科阶段的学习任务,经过初步审核,有296人符合了进入二级学科轮转的条件,开始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其中,2人被北京协和医院选中,由协和承担研究生阶段的培养。(2)毕业生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工作。4月份,向第一临床医学院、第四临床医学院、口腔医学院部署了09届七年制毕业生的论文答辩和学位预审工作。经学院考核,教务处审核,有223名毕业生通过论文答辩和毕业操作技能考核,207人顺利获得了硕士学位证书,16人因六级英语未通过暂缓授予硕士学位。

3.积极帮扶教学基地组织开展教学工作。今年,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首次承担我校七年制学生研究生阶段的培养任务,教务处积极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医院一线,对师生双选及其他有关教学安排、教学管理工作进行现场指导,确保教学秩序安全有序;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今年有首批七年制毕业生,教务处及时与医院领导及教学管理部门取得联系,指导医院组织成立学位委员会,确保毕业生论文答辩、学位授予等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新一轮专业工作顺利完成

2007年本科生转专业工作启动以来,今年已进入第三个年头。在总结前两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今年该项工作已更加快捷的方式运行,在校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下,经过校内公示,共有4名同学符合专业条件,实现了转专业的愿望。他们是预防医学专业的金朦超、杨一君和金梦同学转入临床医学专业,医学检验专业的胡慧同学转入口腔医学专业。

(三)编报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计划

根据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制定了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计划。经校长办公会讨论通过,今年共安排本科招生计划1950人,其中校本部1400人,康达学院550人。今年招生计划编制工作体现出3个特点:

1.稳定规模:今年全省仍处于生源高峰期,全省高考报名54.7万人,比08年增加3.9万人,但我校的计划安排与08年相当;

2.结构调整:新增了3个专业(药学院的临床药学、公卫学院的卫生检验、第四临床学院的眼视光学),英语专业调整为本一年批次。1400个招生计划中,本一安排980人,本二安排350人,其他70人,本一与本二的比率达31

3.微调省外计划:根据省教育厅安排,我校09年公办本科省外招生计划70人。考虑就业等因素,在保证生源质量较好的浙江、福建等省招生计划的基础上,今年在上海、北京安排投放计划20人;此外,为支援国家西部开发战略,在新疆投放计划17人,新疆成为我校省外计划投放最多的省(市)。

(四)实习工作亮出新举措,临床教学更加规范有序

1.完成新一轮临床实习大纲的修订。在前期调研及初稿征集的基础上,514,在常州组织召开了临床医学专业实习大纲修订研讨会,会议有第一临床医学院等15家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的近百位临床专家参加。会议主要议题,是以进一步规范临床实习教学,努力提高医学生培养质量为宗旨,研讨并通过新一轮实习大纲。

实习大纲是实施专业培养方案、实现培养目标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之一,它规定了专业实习的目标、任务、内容、教学方法等基本要求,是指导临床实习教学、质量评价和实习管理的主要依据。

我校现行《临床医学专业实习大纲》于2003年经修订使用至今,在临床教学基地使用过程中取得了较好效果。当前,由于国家新颁布了临床实践管理规定,2008年根据新版规划教材我校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也进行了重新修订,2009年版国家的《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又有大幅度调整,诸多因素致使现行实习大纲已经不能够满足教学需要。因此,学校决定对我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实习大纲适时进行修订。

新的《实习大纲》在加强学校、二级学院和医院联动管理,把近年来教学改革的成果固化到新的实习大纲中去,强调实习教学与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的衔接性,明确将实习生的带教质量和规范管理与优秀教学基地评估相结合,以及对实习各环节的“规定动作”进行明确规定等内容进行了修订或增加。

2.继续加强标准化病人(SP)队伍建设。经过2006年和2008年两期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标准化病人,以及后期培训和有效使用,目前已建设了一支相对稳定的SP队伍。今年上半年对这支队伍进行定期培训,精选培训内容、灵活培训方式,强调实践和情景教学,师资力量均是临床一线的资深专家学者,通过培训大大提升了SP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在学期末的临床毕业技能考核中,SP的使用与表现得到了专家及观察代表们的一致肯定。

3.深入教学基地,指导教学工作。去年底的中期教学检查工作,反映出教学基地在教学及管理中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今年上半年针对存在的问题,重点对新建教学基地进行了系统培训和指导。组织临床教学专家和管理骨干,分期分批前往北京航天总医院、南京同仁医院和附属明基医院开展临床教学和教学管理专题讲座,现场进行模拟诊疗示范教学,及时举办新实习教学大纲培训班;同时,鼓励新建或基础薄弱教学基地组织人员前往省人医、鼓楼医院等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学基地观摩学习;上海松江区中心医院先后派出多批临床带教人员前来学习,积极为其提供协调服务,帮助医院为下半年五年制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的首次承担做好各方准备。通过一系列培训与指导,教学基地的教学意识有了明显提升,管理日趋规范。

4.毕业生临床技能考核顺利完成。618-27日,教务处组织对2004级临床医学等专业的学生进行了临床技能考核。本次考核先后有66位来自12家附属医院的临床专家和42位标准化病人(SP)参加;共有928名毕业生接受考核,其中,临床医学七年制255人,儿科医学七年制25人,临床医学五年制224人,康达学院临床医学171人,全科医学89人,儿科医学、医学影像、心理卫生、临床病理、04级临床医学专业(原司法鉴定专业)、05级临床医学六年制等方向163人。

考核期间邀请了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等临床教学医院由分管教学院领导带队,各科室主任、教学秘书及临床带教老师组队前来观摩。参观代表对我校的办学品质、教学模式以及学习风气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好评。观摩活动使考核工作不仅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交流作用,对提高学校临床教学的整体实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考核也反映出一些问题,比如,临床实习动手机会少、学生实习过程中主动性欠缺、学生临床基本功不够扎实等,这些需要在今后的临床课程教学以及临床实习带教过程中加以改进。

5.实习换点工作圆满结束。622-25日,组织开展2009年实习换点工作。本次实习换点工作涉及19个专业或专业方向,分布于30多个城市的99家实习单位(北京、成都、杭州、上海、江苏、安徽等),共计有实习人数1950人,毕业人数2100人。学校有14个部门和学院(教务处、学工处、后勤管理处、后勤总公司、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四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国教院、高职院、康达学院等)参与了换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具体落实,校车队给换点工作以很大支持,共派出4辆面包车、3辆中巴车、7辆大客车,总行程32969公里。

今年新增临床医学实习点有:上海十院,北京航天总医院,南京同仁医院,南京明基医院;停派临床实习点有:盐城三院,徐州三院;其他专业新增实习点:康复治疗学(四川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广州荣军康复医院);护理学(上海十院)等。

实习动员除教务处和各学院例行动员外,今年还新增督导专家模拟诊疗教学示范和附属医院专家从专业角度对下点学生进行下点前动员;本次换点对用车方案进行了优化,换点时间从往年的5天调整为4天,大部分医院学生能够同天到达,同时接回,每辆车每天最高行程控制在800公里以内,减轻驾驶员的疲劳负荷,提高了安全系数。在各相关单位和学院的通力合作下,本次实习换点工作得以安全、高效、顺利、圆满结束。

(五)教学运行管理软件系统对接成功,集约优势初步展现

2008年实现教务管理系统更新,并成功与学校数字化校对接后,积极开展教师教学质量网上测评系统软件升级工程,经过反复论证、调试及试运行,新的软件系统已基本运行正常,从而实现教务管理、教学质量测评及学校数字化校园一体化的网络管理平台,大大提高了网络使用的效果和频率。为使广大师生尽快适应新的网络运行系统,分期举办了学院教学秘书专题培训班,参培率达100%。本学期教学质量网上测评工作已全面启用起的软件系统,共组织各学院6000余名学生进行网络测评,效果颇佳,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认可和肯定。

(六)各项考试有序开展

本学期开学以来,已顺利组织多场国家、省或校内考试。3月中旬的省级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参考人数3539人,通过1686人,通过率47.6%620刚刚举行的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我校参考人数5200余人,成绩目前尚未公布。这两次大规模、高级别的考试组织有序、管理到位,整个报名、考场安排及考试过程无一例异常事故,完成圆满。此外,本学期除学期末考试外,还组织安排了专业英语四、八级和学位英语统考等各类考试,在各相关单位的大力配合下,均得以顺利完成。

二、以竞赛、项目为平台,积极激励师生教与学的热情

1功举办首届青年教师讲课竞赛。经过前期近2个月的积极筹备,619-20日,举办了学校首届青年教师讲课大赛。本次竞赛有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医政学院、药学院、外国语学院、康达学院、护理学院、口腔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鼓楼临床医学院、无锡临床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附属常州二院、附属淮安医院、第三附属医院、附属杭州医院等19个教学单位的近百位青年教师参加了预赛,最终26名优秀选手入围决赛。所有参赛单位及上海松江医院、附属江宁医院等单位的近500余名嘉宾和100余名学生代表观摩了大赛。大赛还特邀了学校资深的教学专家、教务处长和各学院的教学院长共同主持竞赛并参与评分及点评。

每场竞赛均邀请40名学生现场听课,以营造模拟课堂情境,与教师进行现场教学互动,由学生代表根据亲身感受,投票选出“最受学生欢迎奖”教师。同时,大赛评委团还特邀4名学生担当评委,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本次竞赛分基础组和临床组两个大组进行,经过激烈的角逐,两组分别产生各自奖项,其中基础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临床组一等奖2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此外两组还分别设有最佳教学互动奖最佳双语教学奖最佳多媒体课件奖、最受学生欢迎奖和最佳组织奖等5个单项奖。

竞赛在教师中反响热烈,他们普遍认为竞赛是对年轻教师的激励和鞭策,青年教师都有较好的基础,只要投入精力努力学习,一定会有长足的进步;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他们亲临竞赛现场观摩、主持、点评及评分,认为本次竞赛组织缜密、效果很好,既是对我校教学质量的一次检阅,也是我校选拔青年骨干教师、建设研究教学型大学的重要途径,对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整个活动在全校各学院/附属医院形成了浓郁的质量文化氛围,受到一致肯定。

2.优秀毕业论文评审有序开展。2009年继续开展校、省两级优秀毕业论文评选和申报工作,经过申报与校内评审,2009年共评出校极优秀毕业设计20篇,并准备优选出其中的7篇推荐参加省级评审。优秀毕业设计是对学生学业的一项综合锻炼,即可以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也可以检验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组织能力与思辩能力,学校对该工作一直以来给予高度重视,不仅每年组织开展,而且成绩不匪,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与锻炼的平台。

3.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再创佳绩。省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工程自2007年启动以来,今年已运行到第三届。在不断总结前二届经验的基础上,今年又成功申报22项省级项目,截止日前,三届共累计建设省级项目48个;与此同时,校级项目建设工作也在稳步推进,根据省级项目逐步扩大建设规模的导向,今年校级项目也适当扩大比率,共建设14个项目,三届累计建设38个项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工程是一项以学生为主休,重在培养学生动手、合作及研究能力的一项活动,项目特点短小精悍、实用和可操作性强,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通过对前二届项目的检查和总结发现,学生通过项目培训,综合能力和素质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以制度创新为手段,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3月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教务处在开展广泛座谈及专题调研的基础上,积极对相关规章制度进行梳理、修订。目前已经定稿并出台的有,《南京医科大学“扬子江奖教金”评选表彰办法》(修订,原《南京医科大学“扬子江奖教金”颁发条例》自新办法颁发之日起废止)、《南京医科大学“青年教师奖教金”评选表彰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注册管理的补充规定(试行)》,两个奖项目前均在紧张申报与评审阶段;同时,根据国际医学科学新趋势、国内医学人才培养新规定以及学校为面临的新挑战,对我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实习大纲适时进行修订。新的《实习大纲》在加强学校、二级学院和医院联动管理,把近年来教学改革的成果固化到新的实习大纲中去,强调实习教学与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的衔接性,明确将实习生的带教质量和规范管理与优秀教学基地评估相结合,以及对实习各环节的“规定动作”进行明确规定等内容进行了修订或增加。通过制度的创新,希望使学校今后的教学运行及管理更规范、高效。

自去年10月无锡临床医学院成立以来,组织多方力量对无锡临床医学院的建设进行指导、帮助。协同校办、研究生处、科技处等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起草并通过《无锡临床医学院中长期发展指导意见》,作为无锡临床医学院的发展蓝图,对学院定位、发展规划、教育理念、管理模式等提出宏观设计方案,对师资培训、科研攻关、教学管理、带教艺术等给予可行性建议,全方位指导学院建设。

四、以品牌特色为抓手,着力提升办学品质

(一)精品课程与特色专业建设

我校目前已建设有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为进一步提升课程建设品质,及时召开2009年国家级精品课程重点建设项目申报启动会,对具实力课程给予支持和指导,鼓励课程组充分准备、积极申报。经多方论证,共推荐6门课程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其中,省教育厅途径申报2门,教指委途径申报4门。两个途径的初审共通过2门,即省教育厅途径的《康复医学》和教指委途径的《医患沟通学》。国家级评审正在进行中。此外,今年还组织《人体寄生虫学》课程申报2009年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目前结果尚未公布。

在已建成的校、省、国家三级品牌特色专业基础上,再接再厉,上半年又组织口腔医学、康复医学<自筹>2个专业申报2009年国家级特色专业,评审正在进行中。

(二)教学团队、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

1.教学团队是教学工作的人才梯队和集体智慧,继预防医学教学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后,在全校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今年上半年“基础医学实验课程群教学团队” 成功入选省级教学团队,从而获得参加国家级教学团队评审的资格,结果尚未公布。

2.在预防医学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实现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零的突破的基础上,今年继续组织普通外科学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积极申报2009年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评审正在进行中。

3.经过充分准备,学校医学影像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康复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成功入围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继2005年入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后,通过不懈努力,今年开始申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三)教学成果硕果累累

1.《临床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今年教学成果申报的重头戏,组织精兵强将,开展了大量的前期筹备工作,目前申报材料已递交,结果尚未公布。

2. 组织12个项目申报高教学会第九次高教科研成果奖,其中,二等奖1项,即魏睦新的 《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新思路探索》;三等奖2项,即崔焱、陶幸娟《护理专业学生学习风格与实践教学策略的研究》和薛宇的《大学附属医院科教水平与综合竞争力相关关系研究》)。

3.完成2008年校级教学成果评审。在各部门、学院申报的基础上,教务处组织专家初审、教学委员会答辩和投票,共评审出21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8项。一等奖涉及基础医学、公共卫生、口腔医学、临床医学、管理等门类。日前,已将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推荐申报省级教学成果奖,入选者有望继续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

(四)精品教材建设

截止5月份,完成了2009年省级精品教材及立项建设精品教材的申报工作。申报省级精品教材的有:励建安的《康复医学》、童明庆的《 临床检验病原生物学》和殷凯生的《内科学》;申报立项建设精品教材的有:胡琴的《分析化学》、曹克将的《诊断学》和宋晓陵《口腔组织病理学》。

五、以教学基地建设为依托,不断强化基地资源、优化基地结构

1.上海松江区中心医院成为我校新的非隶属附属医院。2009121上午,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成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上海松江中心医院签约暨揭牌仪式在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隆重举行。这是我校与区级政府机关签约合作的首家教学基地,基地的建设构建出教学、科研、医疗跨省、跨区立体化、多层次发展的新型模式,对于学校人才培养以及上海松江区医疗卫生事业都将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2.北京航天总医院成为我校教学医院。35上午,北京航天总医院成为我校教学医院签约暨揭牌仪式在航天总医院隆重举行。

        北京航天总医院是我校在北京地区建立的第一家教学医院,意义非常深远,不仅拓宽了学校临床教学领域,为学生打开了走进首都北京,接触更加广阔的知识空间的途径,也给北京航天总医院带去了教学资源与科研实力,为实现双方互利共赢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和平台。医院方面表示,一定抓住成为南京医科大学教学医院的契机,进一步深化教学、科研改革,为医学生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北京市卫生局等单均表示,要全力支持医院成为南京医科大学教学医院后的教学、科研建设,为北京、全国的医学教育和医疗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先后对无锡传染病院、常州市妇幼保健院和上海第十医院进行人才培养合作事宜的初步考察,为学校教学基地建设探寻更多的机会与途径。

六、以科学研究为追求,锻炼一支过硬的师资及管理队伍

科研水平代表着一所现代大学的知识潜能,科研热情代表一所现代大学的学术风尚。南京医科大学一直以来就有重视科研,科研、教学并重的优良传统。今年组织开展的科研项目及科研活动主要有:

1.组织申报2009年江苏省教育研究课题4项,3项获得立项,分别为:(1)王虹副校长的“临床医学专业建设及其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培养的研究”;(2)药学院徐群为副院长的“高等临床药学教育研究与实践”;(3)护理学院孙国珍、林征老师的“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的护理本科生核心能力培养”。

2.组织申报2009年省高教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6项,其中1项获得立项,即彭志行老师的“医学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标准和质量管理研究”。

此外,还组织申报全国规划办“十一五”教育研究课题和江苏省规划办“十一五”教育研究课题,结果均未公布;立项建设77项校级“十一五”教育研究课题,并对省高教学会“十一五”课题和省规划办“十一五”课题开展结题验收。

七、以督导听课为监控,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保驾护航

(一)教学督导及领导听课工作

本学期督导及听课的重点是青年教师教学组织及授课情况,共组织校督导专家听课112人次,其中江宁校区70人次,五台校区40人次,二附院2人次;组织各级领导听课30余人次。根据听课取得的反馈信息,召开教学督导会议3次,对如何规范青年教师教案、备课笔记及提高授课水平等问题进行研讨,形成《关于进一步加强我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工作的通知》教学文件,全校印发并执行。

(二)学生信息员及附属医院评估站工作

本学期召开江宁校区学生信息员座谈会1次,通过学生信息员及附属医院评估站工作人员,向各学院、附属医院收集教学信息反馈卡19张,对反馈卡及时进行归类整理,将问题集中的电教网络、图书馆采编、课时安排、考试安排以及部分教师教学方法单调等方面,制作教学信息整改卡8张,下达至对口部门或学院,督促其有重点地开展调研,并整改落实。

教务处的日常工作零零种种、千头万绪,概括而言,2009年上半年主要完成以上几方面内容。不论工作内容是小是大,也不论工作任务是轻是重,教务处全体干部职工的工作宗旨都是兢兢业业、亦步亦趋,保质保量地完成每一项工作,始终坚守教学无小事的工作原则,为学校最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教务处2009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2009年下半年,教务处将继续借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趋动力,在学校党政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凝心聚力,锐意进取,集中力量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抓紧教学基地建设,开拓新的基地空间

1.加强基地教学技能培训和规范化管理指导。酝酿起草学校教学基地准入标准和教学基地评估指标体系,对教学基地建设和管理实行高标准、规范化要求。制定计划,对老的教学基地开展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检查,对新的基地开展教学技能培训和教学管理指导。充分发挥带教经验丰富、教学质量优秀教学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鼓励或要求新的教学基地有计划组织带教和管理人员前去学习或观摩。对带教意识薄弱、管理欠规范的基地进行重点帮扶,问题仍得不到很好解剖的,予以暂停或停止教学任务安排。

组织一次覆盖面广的问卷调查,重点了解实习医学生对教学基地带教情况的意见和建议,作为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参考依据。

2.积极走访调研,建设新的教学基地。在前期调研、洽谈的基础上,积极与无锡传染病院、常州市妇幼保健院和上海第十医院就教学基地建设事宜进行进一步磋商,为学校教学基地建设探寻更多的机会与途径。

二、做好精品工程后期打造和进一步拓展工作

——积极做好《临床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答辩准备事宜,向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冲刺,努力为学校实现这一奖项零的突破。

——根据新制定和修订的《南京医科大学“青年教师奖教金”评选表彰办法》和《南京医科大学“扬子江奖教金”评选表彰办法》(修订),下学期组织开展这两项奖教金的评选及表彰工作。

——启动2010年省、国家两级精品课程重点建设项目工程;下一轮双语课程重点培养项目为《流行病》和《内科学》;做好品牌特色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相关检查、验收工作。

三、科研工作常抓不懈,不断提升科研水平

下半年,教务处集中管理的课题项目将陆续进入开题、中期检查和结题程序。在做好日常课程管理服务的同时,要积极组织开展优秀课题经验交流活动,在全校营造一种浓裕的学术研究氛围,引导全校教师和管理人员在工作之余积极主动开展各项研究活动,从而不断提升学校科学研究的水平与潜能。

根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收集到的信息,教务处今后在课题管理上将更多地站在宏观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将更加突出二级学院在教学研究中的中间枢纽作用,明确二级学院的教学研究管理目标责任。教务处将适时开展调研,制定有关教学研究的管理规章或办法,具体明确各级单位的目标责任。

四、继续组织教学质量督导测评,确保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继续柔化教学质量网上测评系统与数字化校园的有效对接,积极组织开展更大范围和层面的人员培训,总结上半年运行中的不足,有效组织学生开展教学质量测评活动。

下半年继续开展督导专家和领导听课活动,及时收集整理督导意见,对问题相对集中和突出的要组织进一步调研,并要求相关单位提出整改方案,限期整改。召开全年督导工作会议和学生信息员工作会议,总结一年来的督导工作情况,交流思想,提出下一年督导重点,并对督导方法和程序征求多方意见。

以上为教务处2009年下半年集中精力做好的几件主要工作,其他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也将在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努力下稳步推进。教务处始终坚持分工不分家的原则,全体干部职工团结一心、齐心协力,共同为处室、为学校的教学事业踏实工作,贡献自己一份绵薄之力。